首页  综合新闻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与推进

资讯来源:学术期刊中心发布时间:2025-08-18点击量:305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积极回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推进国潮品牌建设的战略要求,约请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编委张燚教授撰写了《国潮品牌意义:维度探索与量表开发》一文,刊发于2025年第1期,全文共约1.8万字。该文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贡献是:(1)虽然学界有大量解读国潮内涵、分析国潮热现象及原因、探讨国潮消费心理以及国潮品牌发展策略的相关文献,但从符号学视角探讨国潮品牌意义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尚缺乏有关国潮品牌意义维度及其测量量表的规范研究。(2)自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大量自主品牌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包装、广告以及零售环境,逐渐成为国人的审美风尚和消费时尚,在市场上掀起了国潮消费热。为顺应这一趋势,更好推进国潮品牌建设,2022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将老字号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更好满足国潮消费需求”;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在联合发布的《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中提出,“挖掘中国文化、中国记忆、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新生消费群体消费取向研究,推进国潮品牌建设”。可见,如何发挥国潮消费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现实命题。(3)该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初步厘清了国潮品牌的意义维度,并开发了国潮品牌意义的测量量表。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品牌意义的类型,揭示了国潮消费热背后的深层符号逻辑,为未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潮品牌符号意义建构的内在结构及其生成、传递、解读与共创的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在实践上深化了对国潮品牌意义的理解,为国潮品牌符号生产、意义表征及价值提升的产品设计与营销传播提供了参考和启示。该文刊发后,获得了重要学术反响,被人大复印资料《市场营销》2025年第6期全文转载。

(初审:万东升,复审:曾宪光,终审:范光杰)